短时间内,以色列空军的行动规模令人瞩目,数百架次的F-15与F-16战斗机呼啸着划破长空,对黎巴嫩真主党控制区域内的目标实施密集打击。据统计,空袭覆盖超过1600个据点,其猛烈程度是自去年10月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以来前所未有的。黎巴嫩方面的卫生部门报告显示,这场持续24小时的军事行动已造成极为惨重的人员损失,伤亡数字已突破2000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之中,给当地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空袭的重点显然在于削弱真主党的军事反击能力。大量火箭发射装置和弹药库在此次行动中被精确摧毁,据信损失比例接近其总储备的一半。真主党设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多个高级指挥中心和联络枢纽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导致其指挥体系几乎陷入瘫痪状态。这无疑是对该组织作战效能的一次沉重打击,使其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反击行动的能力大打折扣,战场态势发生显著变化。
以色列军方的行动似乎并非仅仅为报复,其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根据一些观察分析,以军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强行建立一个安全缓冲区。这片区域将被以色列军队直接控制,旨在彻底清除真主党部署在此的远程打击武器,剥夺其直接威胁以色列北部边境城镇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以色列北部的安全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来自黎巴嫩方向的火箭弹威胁将被有效遏制。
同时,在加沙地带北部,以色列的策略也显现出长期围困的意图。计划通过修建坚固的围墙和挖掘深邃的壕沟,将大约5000名哈马斯武装人员彻底包围在一个预设区域内。这种“围点打援”式的战术,意在切断哈马斯武装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随后逐步压缩包围圈,最终将其彻底清除。一旦这两个战略构想得以实现,哈马斯和真主党这两股长期困扰以色列安全的力量,将被大大削弱,难以再对以色列本土构成直接和严重的威慑。
面对以色列空前的军事打击,黎巴嫩真主党虽然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有报道称其武装人员伤亡总数可能已超过5000人,但这并未动摇其继续抵抗的决心。真主党最高领导人纳斯鲁拉已经明确表态,绝不会放弃战斗,并将继续支持加沙地区的抵抗力量。这一立场与其在整个地区抵抗阵线中的核心地位密切相关,任何退缩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在地区政治格局中的分量和影响力。
真主党之所以能在承受巨大损失后仍保持一定的战斗韧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多年来在黎巴嫩南部精心构建的复杂地道网络。这些地下工事不仅提供隐蔽的藏身之所和武器弹药的储存点,还能作为人员调动和实施伏击的通道。这个庞大的地下系统为真主党武装提供重要的战术支撑,使得以色列地面部队若要深入清剿将面临巨大困难和风险,为持久抵抗创造客观条件。
以色列在黎巴嫩的猛烈空袭行动,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激起整个中东地区的强烈涟漪。以伊朗为核心的所谓“抵抗轴心”迅速作出反应。包括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巴勒斯坦解放阵线、人民阵线以及伊朗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等多个武装力量,纷纷宣布进入动员状态,表达对真主党的支持,并准备采取可能的策应行动。远在红海南端的也门胡塞武装也发出警告,地区紧张局势骤然升温。
当前局势的发展似乎正把以色列推向一个关键的抉择点。空袭取得的战果越显著,摧毁的目标越多,以色列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南部展开清剿行动的可能性就越高。然而,真主党经营多年的山区地道体系,对于任何进入其中的地面部队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否要冒着巨大伤亡和陷入长期冲突的风险进入这些“地下堡垒”,成为摆在以色列军事决策层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关乎着未来战局的走向和地区冲突的规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瑞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